详解SMT贴片加工锡膏的关键因素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9-12
在SMT贴片加工中,锡膏的选择与管控直接决定焊接良率(如虚焊、桥连、空洞率)和产品可靠性,核心关键因素可分为6类,每类均对应明确的加工需求:
锡膏核心成分:决定基础性能
1. 合金成分:直接影响熔点、焊点强度与适用场景
主流无铅合金(如SAC305,Sn96.5Ag3Cu0.5):熔点217℃,适配多数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,兼顾强度与成本;
低温合金(如Sn42Bi58):熔点138℃,仅用于LED、MEMS等热敏元件,避免高温损坏;
高银合金(如SAC605):银含量6%,熔点215℃,用于5G射频、军工器件,提升焊点抗疲劳性。
2. 焊锡粉特性:决定印刷精度与细间距适配性
粒径与分级:按IPC标准,细间距(≤0.3mm QFP/BGA)需用T6级(5-15μm) 或T7级(2-11μm) 粉末,粒径均匀性需≤±1%(否则易堵钢网);
形状:优先选择“球形粉”(流动性好、印刷图形规整),避免“不规则粉”(易导致锡珠)。
3. 助焊剂比例与成分:占锡膏总质量的8%-12%,核心作用是“除氧化、防再氧化、辅助焊料流动”
助焊剂含量过低:焊料流动性差,易出现虚焊;过高则可能残留多、产生空洞;
环保要求:医疗、航空领域需“无卤助焊剂”(卤素含量≤900ppm),避免腐蚀电路板或释放有害物质。
工艺适配性:匹配SMT生产流程;
1. 粘度与触变性:直接影响钢网印刷质量
粘度:常温(25℃)下主流范围为100-250 Pa·s(通过旋转粘度计测量);粘度过高易断墨、图形残缺,过低易连焊、渗锡;
触变性:印刷时(受剪切力)粘度降低(便于流动),印刷后粘度快速回升(保持图形不塌陷),触变指数需在2.0-3.5(适配高速印刷机,如1.2m/s印刷速度)。
2. 回流焊温度曲线匹配:锡膏需与回流炉温度段适配
无铅锡膏需“高温回流曲线”(峰值温度240-250℃,保温时间60-90s);
低温锡膏需“低温曲线”(峰值温度170-180℃),若用高温曲线会导致焊料过熔、焊点坍塌。
环境管控:避免性能失效
1. 储存与回温:防止锡膏吸潮或成分分层
未开封锡膏需在2-10℃冷藏,保质期6个月;
开封前需“室温回温4-8小时”(避免回温不足导致印刷时水汽蒸发,产生空洞或锡珠);
开封后需在22-28℃、40%-60%湿度下使用,且4小时内用完(否则助焊剂活性下降)。
2. 车间温湿度:稳定锡膏粘度与活性
温度波动≤±2℃(否则粘度变化超10%,影响印刷一致性);
湿度>60%易导致锡膏吸潮,<40%易使助焊剂挥发,均会增加焊接缺陷。
质量可靠性:决定产品长期稳定性
1. 空洞率:BGA/CSP焊接中,空洞率需≤15%(按IPC-A-610标准),否则影响散热与电连接;
关键影响因素:焊锡粉氧化度(≤0.05%)、助焊剂挥发性(低挥发成分占比≥80%)。
2. 焊点强度:通过“推力测试”验证,如0402元件焊点推力需≥500g,否则易出现“焊点脱落”;
核心关联:合金成分(SAC系列强度>SnBi系列)、助焊剂残留(残留过多会降低焊点结合力)。
批量生产兼容性:适配效率与成本
1. 印刷速度适配:高速SMT线(≥1.2m/s)需锡膏“高流动性+快速触变恢复”,避免因印刷滞后导致图形变形;
2. 钢网兼容性:厚钢网(≥0.2mm)需锡膏粘度偏低(100-150 Pa·s),薄钢网(≤0.12mm)需粘度偏高(200-250 Pa·s),防止渗锡或堵孔。
合规性:满足行业标准与场景要求
环保合规:欧盟RoHS 2.0要求铅含量≤1000ppm,医疗电子需符合“ISO 10993”(无生物毒性);
行业标准:需通过IPC-TM-650(锡膏性能测试标准)、IPC-A-610(焊点验收标准),确保批量一致性。
上一篇:合金焊料粉末的形状对锡膏的印刷性能有何影响
下一篇:详解锡膏的分类方法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