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金焊料粉末的形状对锡膏的印刷性能有何影响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9-11
合金焊料粉末的形状是影响锡膏印刷性能的核心因素,主要通过流动性、填网/脱模效果、堵网风险及印刷一致性四个维度产生直接影响,其中球形粉末是保障高效、高精度印刷的主流选择:
1. 球形粉末(主流选择):显著优化印刷性能
球形粉末(球形度≥0.9)是SMT量产中最常用的类型,对印刷性能的提升体现在:
流动性优异:颗粒间摩擦力小,松装密度高(4.5-5.0 g/cm³),能快速、均匀地填充钢网网孔,避免网孔内出现“空洞”。
脱模性好:球形表面光滑,印刷后与钢网网孔壁粘连少,可完整从网孔中脱离,形成轮廓清晰的锡膏图形(如QFP引脚间的细线条)。
堵网风险低:无棱角、无粘连,不易卡在细网孔(如40μm以下网孔)中,减少印刷过程中的停机清理频率。
印刷一致性高:粉末在锡膏中分布均匀,每次印刷的锡膏量、厚度波动小,适配高精度贴片需求(如0201元件、BGA封装)。
2. 近球形粉末:性能居中,适配中低端场景
近球形粉末(球形度0.8-0.9)的印刷性能介于球形与不规则形之间:
流动性和脱模性优于不规则形,但弱于球形,可满足常规网孔(60μm以上)的印刷需求。
成本低于球形粉末,适合对印刷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(如中低端消费电子、维修用锡膏),但在细网印刷时易出现轻微堵网。
3. 不规则形粉末:印刷性能较差,仅用于特殊场景
不规则形粉末(片状、树枝状,球形度<0.8)因形态特性,印刷性能存在明显劣势:
流动性差:颗粒间易勾连、团聚,松装密度低(2.5-3.5 g/cm³),难以快速填充网孔,易导致印刷缺料。
堵网严重:棱角、枝杈结构易卡在网孔内,尤其细网印刷时频繁堵网,需频繁清理钢网,降低生产效率。
印刷一致性差:脱模时粉末易粘连网孔,导致锡膏图形变形、厚度不均,无法满足贴片元件的高精度定位需求,仅用于手工焊锡膏等特殊场景。
粉末球形度越高,锡膏的印刷流动性、脱模性和一致性越好,堵网风险越低,这也是当前高精度SMT生产中普遍
采用高球形度焊料粉末的核心原因。
上一篇:详解合金焊料粉末颗粒尺寸、形状和分布均匀性
下一篇:No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