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无铅锡膏的回流焊温度曲线设置与关键控制点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8-11 返回列表

无铅锡膏(如SAC305、SnCu等)因熔点高于传统有铅锡膏(无铅熔点通常217-227℃,有铅183℃),且助焊剂活性、润湿性存在差异,其回流焊温度曲线的设置需更精准,核心目标是确保锡膏完全熔融、形成稳定焊点,同时避免元件/PCB热损伤。是温度曲线的关键阶段、参数设置及控制点:

无铅锡膏回流焊温度曲线的核心阶段及参数;

 典型曲线分为4个阶段,各阶段作用及参数需匹配无铅锡膏特性(如高熔点、助焊剂活化需求):

 1. 预热阶段(Preheat)

 作用:缓慢升高温度,去除锡膏中的溶剂(避免溶剂快速挥发导致锡膏飞溅、焊点空洞);同时减少元件与PCB的热冲击(尤其对陶瓷电容、BGA等热敏元件)。

参数范围:

起始温度:室温(25℃左右);

终止温度:150-180℃(需低于锡膏熔点100℃以上,避免提前熔融);

升温速率:≤3℃/s(关键!过快易导致元件开裂、PCB分层,尤其对厚板或大尺寸元件);

时间:60-120秒(确保溶剂充分挥发,且温度均匀性达标)。

 2. 恒温/浸润阶段(Soak)

 作用:维持温度稳定,让助焊剂充分活化(去除焊盘、焊球表面的氧化物);同时使PCB上所有元件(尤其是大体积元件,如QFP、BGA)温度趋于一致(减少后续回流阶段的温差)。

参数范围:

温度范围:180-200℃(略低于无铅锡膏熔点,避免提前熔融;需高于助焊剂活化温度,通常180℃以上);

时间:60-90秒(确保助焊剂完全活化,过短则氧化物去除不彻底,导致虚焊;过长则助焊剂过度挥发,失去活性);

温度均匀性:PCB表面各点温差≤±5℃(关键!否则小元件过热、大元件温度不足)。

 3. 回流/峰值阶段(Reflow/Peak)

 作用:快速升温至锡膏熔点以上,使锡膏完全熔融(形成焊锡合金);同时促进焊锡与焊盘、元件引脚的润湿扩散,形成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(IMC,如Cu6Sn5)。

参数范围:

升温速率:≤3℃/s(从恒温阶段到峰值的升温速率,避免热冲击);

峰值温度(Tp):比锡膏熔点高20-40℃(如SAC305熔点217℃,峰值235-255℃;SnCu熔点227℃,峰值245-265℃);

峰值过高(如>260℃):导致元件焊端氧化、PCB基材变色/分层、焊点IMC层过厚(变脆);

峰值过低(如<230℃):锡膏未完全熔融,出现虚焊、焊点干瘪;

液态以上时间(TAL,Time Above Liquidus):30-60秒(锡膏处于熔融状态的时间);

过短(<30秒):焊锡润湿性不足,焊点成型差;

过长(>60秒):IMC层过度生长(>5μm),焊点机械强度下降,且助焊剂碳化残留。

 4. 冷却阶段(Cooling)

 作用:让熔融的焊锡快速凝固,细化焊点晶粒(提升强度);同时抑制IMC层过度生长。

参数范围:

冷却速率:2-5℃/s(从峰值温度冷却至150℃的速率);

过慢(<2℃/s):晶粒粗大,焊点强度低,且IMC层增厚;

过快(>5℃/s):因热应力差异,可能导致元件开裂(如陶瓷电容)、PCB变形;

终止温度:≤100℃(避免焊点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,影响稳定性)。

 关键控制点(影响焊接质量的核心因素)

 1. 峰值温度与TAL的精准控制

是无铅焊接的“生命线”:直接决定锡膏是否完全熔融、IMC层是否合格。需通过热电偶实测(贴在BGA焊盘、大铜皮、细间距元件等关键位置),确保实际温度与设定值偏差≤±5℃。

2. 温度均匀性(炉内及PCB表面)

炉内各温区温差需≤±3℃;PCB表面不同位置(尤其是大元件与小元件之间)温差需≤±5℃。否则易出现“局部虚焊”(温度不足)或“元件损坏”(温度过高)。

3. 升温/冷却速率的平稳性

避免“骤升骤降”:速率波动需≤1℃/s。可通过炉温测试仪(如KIC)记录曲线斜率,确保无突变(突变易导致锡膏飞溅、元件开裂)。

4. 与元件/PCB的耐热兼容性

需根据元件最高耐温(如:塑料连接器耐温≤240℃)、PCB基材Tg值(如FR-4 Tg≥130℃)调整曲线:

若元件耐温低,可适当降低峰值温度(但需保证≥锡膏熔点+15℃),缩短TAL;

若PCB较厚(热容量大),需延长预热/恒温时间,确保内部温度跟上。

5. 助焊剂残留与挥发

预热/恒温阶段需保证助焊剂充分挥发(无“鼓包”),但不可过度挥发(否则回流阶段失去助焊作用)。可通过观察焊点外观:合格焊点应无明显助焊剂残留,表面光亮。

6. 设备定期校准

回流焊炉的温区传感器、传送带速度需每月校准:

温度偏差>±5℃时需重新标定;

传送带速度波动>5%时需调整(速度影响实际加热时间)。

 

无铅锡膏回流焊曲线的核心逻辑是“高温不损伤、低温能熔融、均匀且平稳”:通过精准控制峰值温度、TAL、温度均匀性及升降速率,平衡“锡膏熔融需求”与“元件/PCB耐热极限”,最终实现无虚焊、无热损伤、IMC层合格的焊点。

实际设置时需

无铅锡膏的回流焊温度曲线设置与关键控制点(图1)

结合具体锡膏型号(参考供应商提供的推荐曲线)、PCB设计及元件特性,通过“实测-调整-再实测”优化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