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SAC305锡膏的焊接工艺有哪些注意事项?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返回列表

SAC305锡膏焊接工艺需围绕“防氧化、控温精准、匹配元件特性”三大核心,重点关注以下注意事项,覆盖焊前、焊中、焊后全流程:

焊前准备:保障锡膏与基材性能

 1. 锡膏储存与取用

储存温度必须控制在2-10℃ ,避免银元素氧化或助焊剂失效;严禁冷冻(低于0℃),否则会导致助焊剂分层。

取用后需室温回温4-8小时(具体按规格书),禁止直接加热回温,防止锡膏吸潮后焊接时产生飞溅或空洞。

回温后需用专用搅拌器搅拌3-5分钟(转速100-200rpm),确保合金粉末与助焊剂均匀混合,避免手动搅拌导致气泡残留。

2. 基材与元件预处理

PCB焊盘需无氧化、无油污,若存放超过6个月,需用酒精或专用清洗剂清洁,必要时重新做OSP(有机焊料防护剂)或喷锡处理,防止焊盘氧化影响润湿性。

元件引脚(如QFP、BGA)需检查镀层完整性(如Ni/Au镀层),避免镀层脱落导致焊点虚焊。

 回流焊工艺:精准控制温度曲线(核心环节)

 SAC305熔点为217-220℃ ,回流焊温度曲线需严格匹配其合金特性,避免“冷焊”或“热损伤”:

1. 升温区:升温速率控制在1-3℃/s(最大不超过6℃/s),防止PCB与元件因热应力变形(尤其陶瓷元件如MLCC易开裂)。

2. 恒温区(浸润区):温度设定为150-180℃ ,持续60-120秒,目的是激活助焊剂、去除焊盘/元件表面氧化层,同时避免助焊剂过早挥发。

3. 回流区(峰值区):峰值温度需控制在240-250℃(高于熔点23-30℃),停留时间30-60秒(确保焊料完全熔融);严禁峰值温度超过260℃,否则会导致元件焊端脆化或PCB基材碳化。

4. 冷却区:冷却速率控制在2-5℃/s,过快易导致焊点产生内应力,过慢会使金属间化合物(IMC)过度生长(如Cu₆Sn₅过厚),降低焊点机械强度。

5. 环境保护:建议在氮气氛围下焊接(氧气含量<500ppm),提升SAC305的润湿性(无铅焊料润湿性弱于有铅),减少焊点氧化和空洞率(目标空洞率:普通焊点≤15%,BGA≤30%)。

 波峰焊工艺:避免桥连与虚焊

 1. 关键参数设定

焊槽温度:255-265℃(需高于SAC305熔点40℃左右,确保焊料流动性),温度波动不超过±5℃。

焊接时间:3-5秒(接触波峰的时间),过长易导致元件引脚过热,过短焊料未完全润湿。

传输速度:1.0-1.5米/分钟,与焊接时间匹配,避免PCB停留过久。

2. 助焊剂匹配

选择中高活性助焊剂(如免清洗型RMA级),适配SAC305的无铅特性,提升润湿性;避免使用低活性助焊剂,否则易产生虚焊。

3. 防桥连措施

PCB设计时,细间距元件(如0.5mm以下QFP)的焊盘间距需≥0.15mm,避免焊料桥连。

波峰焊前需确保锡膏印刷均匀,无偏移、少锡或多锡现象。

 焊后处理:保障焊点可靠性

 1. 焊点检测

外观检测:焊点需饱满、无针孔、无虚焊(引脚与焊盘无间隙)、无桥连;SAC305焊点颜色偏暗(银含量导致),属正常现象,不可误判为氧化。

无损检测:BGA/CSP等元件需用X射线检测空洞率,确保符合行业标准(如IPC-A-610)。

2. 残留清洁

若使用非免清洗助焊剂,需在焊后24小时内用专用清洗剂(如醇类溶剂)清洁残留,防止残留吸潮后导致电路腐蚀或漏电(尤其在汽车、工业等高温高湿场景)。

 特殊场景注意事项;

 1. 元件兼容性

对耐温性差的元件(如某些传感器、LED),需采用“局部控温”或“分步焊接”,避免元件超过最高耐温(通常≤240℃)。

2. 多次焊接限制

SAC305焊点建议最多经历2次回流焊,多次焊接会导致IMC持续生长、焊料中银元素偏析,降低焊点机械强度(如拉伸强度下降15%-20%)。

 核心原则总结

 SAC305焊接的核心是“控温精准防损伤、防氧化保润湿性、匹配参数降缺陷”,需严格遵循锡膏规格书与元件耐温要求,同时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焊点检测数据动态调整工艺参数,确保焊接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