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厂家详解助焊剂的活性如何选择?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9-10
助焊剂活性选择的核心原则是:匹配被焊材料的氧化程度、后续清洁工艺要求及焊接工艺类型,避免活性不足导致焊接不良或活性过强造成腐蚀。
具体选择需结合以下3个关键因素,并对应匹配活性等级:
核心影响因素
1. 被焊材料的氧化程度
低氧化材料:如新鲜铜箔、镀锡/镀金引脚,氧化层薄,选择低活性(R级)或中活性(RMA级) 即可满足需求,避免过度腐蚀。
高氧化/难焊材料:如不锈钢、镍合金、存放过久的氧化金属,或无铅焊接中高温导致的氧化加剧,需选择高活性(RA级)或超强活性(SA级) 以有效去除氧化层。
2. 后续清洁工艺要求
免清洗工艺:要求助焊剂残留少、无腐蚀性,必须选择R级或RMA级免清洗型助焊剂,禁止使用SA级(残留多且腐蚀性强)。
可清洗工艺:若后续有酒精、清洗剂清洗环节,可根据氧化程度选择RA级或SA级,通过清洗去除残留。
3. 焊接工艺类型
回流焊:温度控制精准,助焊剂作用时间较长,通常选用RMA级或低活性RA级。
波峰焊:助焊剂与材料接触时间短,且易受空气氧化,可适当提升活性至RA级。
手工焊接:操作灵活,根据焊点大小和材料氧化情况,选择RMA级(常规)或RA级(难焊焊点)。
常见活性等级及适用场景
活性等级 活性强度 残留物特点 核心适用场景
R级(Rosins) 低 残留少、无腐蚀 敏感元件(如IC)、免清洗工艺、新鲜低氧化材料
RMA级(Rosin Mildly Activated) 中 轻微残留、低腐蚀 常规PCB焊接、镀锡引脚、允许轻微残留的场景
RA级(Rosin Activated) 高 残留较多、需清洗 氧化较严重的铜材、波峰焊、可清洗的工业产品
SA级(Super Activated) 超强 残留多、腐蚀性强 不锈钢、镍合金等难焊材料、严重氧化的金属焊接
总结建议
1. 优先根据被焊材料氧化程度初步确定活性范围(低/中/高)。
2. 结合是否需要清洗锁定具体等级(免清洗→R/RMA;可清洗→RA/SA)。
3. 参考焊接工艺微调(如波峰焊可略升活性)。
4. 最终需通过小批量试焊验证,确保无虚焊、无腐蚀残留。
行业内通常遵循“能低不高” 的原则,即满足焊接需求的前提下
,优先选择低活性助焊剂,以降低腐蚀风险和清洁成本。
上一篇:锡膏品质影响因素:原料、生产工艺与检测标准解读
下一篇:生产厂家详解锡无铅锡线Sn99.3Cu0.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