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突破性无铅锡膏问世:低温焊接+高强度,解决精密电子组装难题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8-26 返回列表

企业推出的新一代无铅锡膏通过低温焊接与高强度性能的结合,为精密电子组装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。

合金焊粉和零卤助焊剂为核心配方,实现了回流峰值温度仅170℃的低温焊接能力,同时焊点剪切强度达到传统无铅焊料的1.5倍以上 。

从技术特性、应用场景及行业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
核心技术突破:低温与强度的双重革新

1. 低温焊接能力

传统无铅锡膏(如SAC305)的回流温度通常在240-250℃,通过优化Sn-Bi-Ag合金配比,将峰值温度降低至170℃,焊接窗口(熔点与峰值温度差)缩小至30℃以内 。

2. 高强度焊点可靠性

采用合金的锡膏焊点剪切强度可达48MPa以上,较传统SAC305提升40% 。其微观结构中,铋(Bi)与银(Ag)形成的固溶强化相(如Ag3Sn)有效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(IMC)的过度生长,在-40℃至125℃的温度循环测试中,焊点抗疲劳寿命延长至10万次以上。

合金(Sn64Bi35Ag1)的抗拉强度更达88MPa,满足汽车电子对振动环境的严苛要求 。

3. 工艺兼容性优化

产品触变性指数(Thixotropy Index)控制在0.55±0.05,可适应印刷、喷印、点胶等多种工艺 。

例如,钢网上的可操作寿命超过12小时,印刷后4小时内仍保持良好成型性,避免了传统低温锡膏易干燥、塌陷的问题 。

系列还通过优化助焊剂配方,在空气环境下实现了0.16mm超细间距焊盘的无桥连焊接 。

应用场景拓展:从消费电子到高端制造

 1. 消费电子的微型化革命

低温焊接可保护5G手机中0.3mm pitch BGA芯片和折叠屏手机的柔性电路,避免高温导致的焊点开裂。

例如,品牌可穿戴设备的心率传感器焊接,焊点空洞率控制在5%以下 。

2. 汽车电子的高可靠性需求

车载ECU模块中的IGBT芯片需承受150℃高温和10G振动,绿志岛NC-998锡膏的Sn64Bi35Ag1合金通过1000次热循环测试(-40℃至150℃),焊点强度衰减仅12%,远超行业标准 。

产品更进入某新能源车企的电池管理系统(BMS)供应链,支持800V高压平台的高功率焊接 。

3. 医疗与航空航天的极端环境应用

在医疗设备中,低温锡膏可焊接0.2mm超细间距连接器,避免传统高温对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影响。

品牌监护仪主板采用该技术后,信号传输稳定性提升30%,温漂系数≤5ppm/℃。

航空航天领域,耐低温特性(-200℃)可满足卫星电子元件的太空环境需求。

 行业影响:环保合规与成本平衡的新范式

 1. 环保与法规的全面适配

产品完全符合RoHS 3.0和REACH法规,铋(Bi)的引入替代了传统焊料中的锑(Sb),避免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。

2. 成本与性能的优化平衡

尽管铋的价格高于锡,但国产锡膏通过超细粉制备技术(粒径25-45μm)降低了材料消耗,综合成本较进口产品低15%-20% 。

消费电子厂商为例,采用该锡膏后,单台手机焊接成本下降0.8元,年节省超千万元。

3. 设备升级与工艺革新

低温焊接对回流焊设备的温控精度提出更高要求(±2℃),但无需氮气保护的产品(如同方YC系列)可兼容现有空气回流炉,改造成本低于10% 。某EMS企业通过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,将该锡膏的焊接良率从98.5%提升至99.7%。

未来趋势:材料创新与生态协同

1. 纳米技术的融合

研究显示,添加0.5%纳米银(Ag)颗粒的锡膏可将焊点热导率提升20%,适用于Mini LED封装等高热耗场景。

相关研发,预计2026年推出商业化产品。

2. 闭环回收体系的构建

铋的回收率可达95%以上,回收企业通过真空蒸馏技术实现锡铋合金的高效分离,再生材料成本较原生材料低30%。

这一模式已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试点,预计2028年形成规模化应用。

3. 跨行业标准的统一

IPC正在制定IPC-7095D标准,拟将低温锡膏的空洞率要求从15%收紧至8%,并增加1000小时潮热测试(85℃/85%RH)指标。


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精密电子组装的核心痛点,更通过材料创新推动了电子制造向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
随着新能源汽车、AIoT等产业的快速发展,低温高强度无铅锡膏有望成为未来十年电子焊接领域的主流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