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详解无铅锡膏回流焊温度曲线的优化步骤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8-23 返回列表

无铅锡膏回流焊温度曲线优化需遵循“数据支撑-分步验证-迭代调整”原则,核心步骤如下:

1. 前期准备:明确基础参数

确认核心物料特性:获取所用无铅锡膏(如SAC305、SAC0307)的官方温度曲线要求(含预热温度范围、恒温时间、峰值温度、回流时间),以及PCB板材(如FR-4)耐热上限、热敏元件(如BGA、LED)的温度耐受值。

检查设备状态:校准回流焊炉的温度传感器、输送带速度,确保炉内温度均匀性(±2℃以内)。

2. 设定初始基准曲线

以锡膏 datasheet 推荐参数为基础,结合生产实际调整:

预热阶段:斜率控制在2-5℃/s,终点温度设为150-180℃(避免助焊剂过早挥发);

恒温阶段(浸润期):温度维持在180-200℃,时间60-120s(充分激活助焊剂,去除氧化物);

回流阶段:斜率≤3℃/s,峰值温度设为锡膏熔点+20-40℃(如SAC305熔点217℃,峰值237-257℃),回流时间(温度>熔点时长)控制在30-60s;

冷却阶段:斜率≤4℃/s,避免焊点开裂。

3. 选择关键测温点并实测

在测试PCB上粘贴K型热电偶,覆盖3类关键位置:

大体积元件(如QFP、散热器):受热慢,易出现冷焊;

热敏元件(如MLCC、传感器):需监控最高温度是否超耐受值;

PCB边缘/中心区域:反映炉内温度均匀性。

启动回流焊,记录完整温度曲线数据。

4. 分析曲线偏差并调整参数

对比实测曲线与理想曲线,针对性调整:

若预热慢(斜率<2℃/s):提高预热区设定温度,或降低输送带速度;

若恒温时间不足(<60s):延长恒温区时间,或微调输送带速度;

若峰值温度不够(未达熔点+20℃):提高回流区设定温度;

若回流时间过长(>60s):加快输送带速度,或降低回流区温度;

若热敏元件超温:局部降低对应加热区温度,或优化PCB布局(避免热敏元件靠近大热源)。

5. 重复测温与验证

每次调整1-2个参数(如仅调预热斜率或峰值温度),避免多变量干扰;

重新实测曲线,直至所有测温点的参数均符合锡膏要求及元件耐受范围,且无虚焊、连锡、焊点发黑等缺陷。

6. 批量生产验证与固化

用优化后的曲线生产50-100片产品,抽样检查焊接质量(通过AOI检测、检测BGA焊点);

若批量生产无异常,固化该曲线参数(记录物料型号、炉温参数、PCB规格),形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(SOP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