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生产厂家详解无铅高温锡膏的使用注意事项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8-19 返回列表

无铅高温锡膏(通常指熔点≥217℃,如SAC305、SAC405等锡银铜体系,或更高熔点的Sn-Sb、Sn-Ag等合金)因焊接温度高、焊点强度高,广泛用于高温环境或高可靠性场景(如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、航空航天等)。

使用需结合高温特性和工艺细节,避免出现焊点缺陷或可靠性问题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
储存与开封:防止锡膏性能劣化

 1. 低温储存,严格控温

无铅高温锡膏的合金粉末(如Ag、Cu)易氧化,助焊剂易因温度升高失效,需在 2-10℃冷藏保存(避免冷冻,防止助焊剂分层或结晶)。

储存时需远离热源,定期记录冰箱温度,确保未超出范围。

保质期通常为6个月(未开封状态),开封后需尽快使用,避免长期暴露。

2. 开封前回温,避免水汽污染

从冰箱取出后,需在室温(20-25℃)下静置2-4小时回温,再开封搅拌。

直接从低温环境开封,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在锡膏表面,导致焊接时出现气孔、飞溅等缺陷。

使用前搅拌:保证成分均匀

 1. 机械搅拌优先

锡膏在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合金粉末沉降,需用专用搅拌器(转速100-200rpm)搅拌1-3分钟,至锡膏呈均匀糊状、无颗粒感。

手动搅拌易引入气泡或混合不均,仅在无设备时谨慎操作。

2. 避免过度搅拌

过度搅拌会导致锡膏温度升高,助焊剂挥发,或引入过多空气(形成气泡),影响印刷和焊接效果。

印刷工艺:控制锡膏形态与精度;

1. 钢网设计适配高温特性

高温锡膏黏度通常略高于中温锡膏,钢网开孔需匹配元件尺寸:

开孔形状:优先圆形或方形,避免细长孔(易导致锡膏残留或印刷不足);

开孔尺寸:比焊盘小5-10%(防止桥连),厚度根据焊点高度需求选择(一般0.1-0.2mm)。

2. 印刷参数优化

刮刀压力:适中(通常5-10N),压力过大会导致锡膏被刮净(少锡),过小则残留过多(桥连);

印刷速度:30-50mm/s,速度过快易导致锡膏填充不足,过慢则影响效率且可能增加锡膏氧化;

脱模方式:采用“缓脱模”(脱模速度1-3mm/s),避免锡膏因黏附力过大产生拉丝或变形。

3. 印刷后及时焊接

印刷后的PCB需在1小时内进入回流焊(环境湿度≤60%),避免锡膏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助焊剂挥发、合金粉末氧化,影响焊接润湿性。

 回流焊工艺:关键温度曲线控制

 高温锡膏熔点高(如SAC305熔点217℃),回流焊曲线需精准控制,核心是保证焊点完全熔融且避免元件/PCB过热。

 1. 预热阶段(Preheat)

目标温度:150-180℃(低于助焊剂活性温度),升温速率≤3℃/s;

目的:逐步蒸发锡膏中的溶剂,活化助焊剂(去除氧化层),避免元件因骤热产生应力开裂(尤其陶瓷电容、BGA等敏感元件)。

2. 恒温阶段(Soak)

温度:180-200℃,时间60-90s;

目的:确保助焊剂充分活化,进一步去除焊盘/元件引脚的氧化层,为熔融阶段做准备。

3. 峰值温度与熔融阶段(Peak)

峰值温度:比锡膏熔点高20-40℃(如SAC305需237-257℃),确保焊点完全熔融(润湿角≤30°);

熔融时间(温度≥熔点的时间):30-60s,过短则焊点未完全成形(虚焊),过长则助焊剂过度挥发、焊点氧化或出现“过熔”(焊点粗糙、元件焊盘脱落)。

4. 冷却阶段(Cooling)

降温速率:3-5℃/s(过快易导致焊点内应力过大,出现裂纹;过慢则焊点晶粒粗大,强度下降);

最终温度:降至100℃以下再出炉,避免焊点在高温下接触空气氧化。

焊接后检查与处理;

 1. 外观与可靠性检测

目视或AOI检查:焊点是否饱满、无桥连、无气孔(气孔率≤5%)、润湿良好;

关键焊点需做X-Ray检测(如BGA、CSP),确认焊点内部无空洞;

必要时进行可靠性测试(如热循环、振动、盐雾测试),验证焊点长期稳定性。

2. 清洁(按需)

使用非免清洗型高温锡膏,焊接后需用专用清洗剂(如异丙醇、环保溶剂)去除助焊剂残留,避免残留物质吸潮导致电路漏电或腐蚀(尤其高湿度环境)。

 安全与兼容性注意事项;

 1. 操作人员防护

回流焊高温会导致助焊剂挥发产生烟雾(含少量有机酸),需开启排烟设备;接触锡膏时戴无粉手套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(助焊剂可能引起过敏)。

2. 与基材/元件的兼容性

焊盘镀层:高温锡膏焊接温度高,需确保PCB焊盘镀层(如ENIG、OSP、沉锡)能耐受高温(避免镀层氧化或脱落);

元件耐温性:确认元件(尤其是塑料封装、电解电容)的最高耐温值(通常≥260℃),避免高温导致元件损坏。

 

无铅高温锡膏的使用核心是“控温”与“防氧化”:从储存到焊接的全流程需严格控制温度(避免高低温冲击),减少锡膏与空气的接触时间(防止合金粉末氧化),同时通过优化印刷和回流焊参数,确保焊点形态稳定、可靠性达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