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详解无铅锡膏的成分特性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8-11 返回列表

无铅锡膏是电子焊接中替代传统含铅锡膏的关键材料,性能直接影响焊点质量和电子器件可靠性。

成分主要包括合金粉末和助焊剂两部分,两者的特性共同决定了焊接性能。

成分特性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展开说明:

合金粉末的成分特性及影响;

 合金粉末是无铅锡膏的核心功能相,占比约85%-95%,主要成分为锡(Sn),并添加银(Ag)、铜(Cu)、铋(Bi)、锌(Zn)等元素调节性能。

常见合金体系包括Sn-Ag-Cu(SAC系,最主流)、Sn-Cu、Sn-Ag、Sn-Zn-Bi等,其特性及对焊接性能的影响如下:

 1. 熔点特性及影响

 特性:无铅合金的熔点普遍高于传统Sn-Pb合金(183℃)。

例如:SAC305(Sn96.5Ag3.0Cu0.5)熔点约217-220℃;

Sn-Cu(Sn99.3Cu0.7)熔点约227℃;

含Bi的合金(如Sn-Ag-Cu-Bi)熔点可降至200℃左右(Bi降低熔点)。

对焊接性能的影响:

高熔点需更高焊接温度(通常250-270℃),可能增加PCB基板、元件的热损伤风险(尤其热敏元件);

高温下金属氧化速率加快,若助焊剂活性不足,易导致润湿性下降,出现虚焊、焊点成型差等问题。

 2. 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影响

 银(Ag):

特性:提高合金强度、硬度及耐热性,细化晶粒。

影响:Ag含量过高(如>3%)会导致焊点脆性增加,热循环中易开裂;适量Ag(2%-3%)可提升焊点机械强度和可靠性。

铜(Cu):

特性:降低合金熔点,抑制焊点与铜焊盘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(IMC,如Cu₆Sn₅)的过度生长。

影响:Cu含量过低(<0.5%)时,IMC层易过厚(脆化焊点);过高(>1%)则熔点上升,流动性下降,润湿性变差。

铋(Bi):

特性:显著降低熔点,改善低温韧性。

影响:Bi含量超过5%时,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相(Sn-Bi),导致焊点高温强度下降(如>100℃时易软化);且Bi易偏析,增加焊点脆性。

锌(Zn):

特性:降低熔点(如Sn-Zn系熔点约199℃),成本低。

影响:Zn极易氧化(焊接中需强活性助焊剂),否则润湿性差;且焊点耐腐蚀性较弱,可靠性较低(仅用于低要求场景)。

 3. 粉末形态及粒度特性

 特性:粉末形态(球形/非球形)、粒度(通常20-50μm)及分布直接影响锡膏的印刷和焊接性能。

球形粉末:流动性好,印刷时不易堵塞钢网,焊膏分布均匀;

细粒度粉末(<30μm):比表面积大,易氧化,但适合细间距(如0.4mm以下)焊接;

粗粒度粉末(>40μm):氧化风险低,但印刷分辨率差,易导致桥连。

对焊接性能的影响:

粉末氧化严重(表面SnO₂层厚)会导致润湿性下降,焊点易出现空洞;

粒度分布不均会导致焊膏印刷厚度差异,引发焊点大小不一、桥连等缺陷。

助焊剂的成分特性及影响;

 助焊剂占锡膏的5%-15%,主要由活化剂、溶剂、成膜剂、润湿剂等组成,核心作用是去除金属表面氧化层、促进合金润湿、防止二次氧化。

其特性及影响如下:

 1. 活性特性(活化剂)

 特性:活化剂(如有机酸、氢卤酸盐)可分解氧化层(SnO₂、CuO等),活性分为低、中、高三个等级。

对焊接性能的影响:

活性不足:无法有效去除氧化层,导致润湿性差,焊点“立碑”“虚焊”;

活性过高:残留腐蚀性物质(如卤素),导致焊点长期可靠性下降(腐蚀、迁移)。

 2. 粘度及流变性

 特性:粘度由溶剂(如醇类)和增稠剂调节,需匹配印刷工艺(钢网厚度、间距)。常温下粘度高(防止塌陷),高温下粘度快速下降(促进合金流动)。

对焊接性能的影响:

粘度过高:印刷时易出现“拉丝”“缺焊”,焊膏无法充分填充焊盘;

粘度过低:印刷后易塌陷,导致细间距焊点桥连(短路风险)。

 3. 挥发速率(溶剂)

 特性:溶剂需在焊接预热阶段逐步挥发(避免快速沸腾飞溅),残留量需低。

对焊接性能的影响:

挥发过快:焊膏易变干,焊点出现针孔、飞溅;

挥发过慢:高温下残留溶剂沸腾,导致焊点空洞或气泡(尤其BGA、CSP等焊点)。

 4. 成膜性(成膜剂)

 特性:成膜剂(如松香)在焊接后形成保护膜,防止焊点二次氧化。

对焊接性能的影响:膜层过厚会影响电性能(如高频信号损耗);过薄则防护不足,焊点易氧化失效。

 核心影响关系;

 无铅锡膏的焊接性能(润湿性、焊点强度、可靠性、缺陷率)由合金粉末与助焊剂的协同作用决定:

 合金熔点和元素配比决定焊接温度窗口及焊点机械/热可靠性;

粉末形态和氧化程度影响焊膏印刷性及润湿性;

助焊剂活性、粘度、挥发速率决定氧化去除效果、焊点成型及残留风险。

 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焊接场景(如细间距、高温可靠性要求)选择匹配的合金体系(如S

详解无铅锡膏的成分特性及其对焊接性能的影响(图1)

AC305用于通用场景,Sn-Ag-Cu-Bi用于低温需求)和助焊剂类型(如免清洗型、低残留型),以平衡焊接质量与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