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膏厂家知名企业锡膏指定供应商

咨询电话 13342949886

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新闻资讯 / 行业动态

厂家详解SMT贴片锡膏 针筒装点涂均匀 贴片无偏移防连锡
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11-18 返回列表

SMT贴片锡膏:针筒点涂均匀与防偏移防连锡解决方案

 针筒点涂锡膏的核心特性要求

 1. 粘度与触变性(关键参数)

 粘度范围: 150-300 Pa·s(25℃,10rpm测量),显著低于印刷型锡膏(600-1200Pa·s),确保能从针头顺畅挤出又不塌陷

 触变指数: ≥3.0,确保"剪切变稀、静置变稠"特性:

 点涂时:受压力粘度降低,顺利挤出

点涂后:粘度迅速恢复,保持形状不流淌

 2. 锡粉特性(对点涂均匀性至关重要)

 粒径选择: T5(15-38μm)或T6(5-15μm),精密应用选T7(2-11μm)

球形度: ≥98%,减少摩擦,确保流畅点涂

氧化度: ≤0.05%,保证润湿性和焊接强度

金属含量: 84-87%(针筒点涂专用配方),确保焊点饱满

3. 助焊剂系统(防连锡核心)

高触变配方: 防止点涂后塌陷和流动

低残留: 免清洗型,残留物<5mg/in²,不影响电气性能

活性适中: 确保润湿良好又不腐蚀基板

无卤素: Cl+Br<1500ppm,符合环保要求

针筒点涂均匀性实现方案;

 1. 锡膏选择与准备

应用场景 推荐锡膏类型 关键参数 

精密元件(<0.5mm间距) T6/T7级超细粉锡膏 粒径5-15μm,粘度200-300Pa·s 

普通SMT元件 T5级标准粉锡膏 粒径15-38μm,粘度150-250Pa·s 

热敏元件 低温锡膏(Sn42Bi58等) 熔点138℃,适合不耐高温元件 

 使用前准备:

 从冰箱(2-10℃)取出后回温2-4小时,避免结露

使用前手工搅拌1-2分钟,确保均匀

 2. 点涂设备与参数优化

 针头选择:

 孔径 = 焊盘最小间距 × 0.6(确保不连锡)

精密应用:22-25G(0.4-0.6mm孔径)

普通应用:18-20G(0.8-1.0mm孔径)

推荐锥形针头,减少拉丝风险  

点涂参数:

气压控制: 精密元件1-2Bar,普通元件2-3Bar

点胶速度: 20-50mm/s,确保点形完整

点胶量控制: 胶点直径约为焊盘间距的1/2,避免过多溢出

针头间距: 距离PCB 0.1-0.3mm,防止刮蹭锡膏

 3. 均匀点涂关键技巧

 "Z"字形点涂路径: 减少针头移动时的拉丝现象

重叠点涂法: 相邻点重叠1/4,确保覆盖率

点涂间隔控制: 点与点间距≥2倍胶点直径,防止连锡

定期清洁针头: 每500次点涂或每小时清洁一次,避免堵塞

贴片无偏移控制方案;

1. 锡膏特性保障(防偏移基础)

 高粘度抗偏移配方:

 粘度>200Pa·s,提供足够粘着力固定元件

高触变性,贴片后迅速恢复粘度,防止元件滑动

特殊增粘剂添加,粘着力提升30%,有效抵抗贴片冲击力  

 2. 贴片工艺优化(核心控制环节)

 贴片精度控制:

贴片机精度校准:XY轴定位误差<±0.05mm,θ角误差<±0.5°

吸嘴选择:与元件尺寸匹配,确保吸附稳定

真空检测:贴片前检测真空度,防止元件掉落

贴片压力:元件重量×(1.5-2.0),既保证接触良好又不挤压锡膏

 防偏移操作要点:

 预定位: 贴片前检查锡膏位置,偏移>0.1mm需重新点涂

"轻触-释放"贴片法: 吸嘴轻触锡膏表面后短暂停留(0.1-0.2s)再释放,确保元件被锡膏充分粘附

元件支撑: 对较重元件(>1g)使用支撑治具,防止贴片后移位

防连锡解决方案;

 1. 锡膏配方控制(预防根本)

 抗坍塌配方设计:

添加特殊流变剂,提高抗坍塌温度至150℃以上

优化助焊剂活性,确保在预热阶段快速铺展但不流淌

严格控制锡粉氧化度,减少表面张力差异导致的不均匀流动

 2. 工艺参数精细调节

 点涂量精确控制:

使用体积检测设备(SPI)监控,点涂体积误差<±10%

焊盘间距<0.5mm时,锡膏量减少15-20%,防止溢出

点涂高度控制:确保锡膏在焊盘中央,不接触相邻焊盘

 贴片位置精准:

 元件引脚与焊盘对准精度>95%,偏移<焊盘宽度1/4

对QFN等密间距元件,使用视觉对位系统,精度<±0.02mm

 3. 连锡问题快速排查与解决

连锡现象 主要原因 解决方案 

相邻点间搭桥 点距过近,锡量过多 增加点间距至2倍胶点直径,减少锡量10-15% 

元件引脚间短路 锡膏塌陷,贴片偏移 提高锡膏粘度5-10%,检查贴片精度 

大面积连锡 基板不平整,点涂压力不均 使用支撑治具,调整点胶压力 

最佳实践总结;

锡膏选择与点涂参数速查表

参数类别 推荐值 适用场景 

锡膏类型 SAC305-T6级(5-15μm) 通用SMT贴片,特别是0.5mm间距以下元件 

粘度 200±50Pa·s(25℃) 针筒点涂标准参数,兼顾流动性与抗塌陷 

触变指数 ≥3.0 确保点涂后形状保持,防止贴片偏移 

针头规格 22G(0.4mm) 0.5-1.0mm间距元件 

点胶气压 1.5-2.5Bar 确保锡膏流畅挤出又不飞溅 

点胶量 胶点直径≈焊盘间距1/2 防止锡量过多导致连锡 

 实施步骤

1. 锡膏准备: 回温→搅拌→装入针筒(排除空气)

2. 设备校准: 针头选择→气压设定→点胶量测试(首件确认)

3. 点涂操作: 稳定移动→精准定位→控制间距

4. 贴片控制: 视觉对位→轻触释放→支撑固定(重元件)

5. 质量检查: 首件全检→抽检(每50-100片)→AQL控制

实用贴士;

锡膏储存: 未开封2-10℃冷藏,开封后室温(<25℃)存放不超过24小时

点涂中断: 超过30分钟不使用,应将针头拆下清洗,防止干涸堵塞

环境控制: 温度23±2℃,湿度40-60%,减少锡膏吸湿和粘度变化

 

总结:

实现针筒点涂均匀、贴片无偏移防连锡的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高粘度、高触变锡膏,配合精准的点涂参数和贴片工艺控制。

关键是平衡好锡膏的流动性与稳定性——既要点涂顺畅,又要能快速定型防止偏移和连锡。

建议在正式生产前进行3-5组参数测试,确定最适合您产品的最佳工艺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