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厂家详解论锡膏性能对SMT良率的影响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9-23
锡膏性能是决定SMT(表面贴装技术)良率的核心因素之一,其各项指标直接影响印刷、贴装、回流焊全流程的稳定性,最终决定焊点数合格率。
1. 关键性能指标对良率的直接影响
锡膏的核心性能指标与SMT缺陷的对应关系如下:
锡粉特性:包括粒径、形状、氧化度。
粒径不均/过大:导致细间距(如01005、0201元件)印刷堵孔、桥连,良率下降30%以上。
氧化度超标(>0.15%):回流焊时形成氧化膜,焊锡无法有效润湿焊盘,直接引发虚焊、开路缺陷。
粘度与触变性:
粘度过高:印刷图形残缺、断印,导致元器件“立碑”;粘度过低:印刷后图形塌边,引发引脚间桥连。
触变性差:刮刀走过焊盘后,锡膏无法快速恢复形状,导致印刷厚度不均,虚焊风险增加。
助焊剂活性:
活性不足:无法清除焊盘/引脚氧化层,焊点开路率上升;活性过强:腐蚀PCB焊盘或元器件引脚,导致可靠性失效(长期良率隐患)。
回流焊特性:包括熔点、润湿性、焊后残留物。
润湿性差(润湿角>30°):焊锡无法充分铺展,形成“冷焊”(虚焊),需人工返修,良率骤降。
残留物过多/导电:导致焊点间漏电、短路,尤其在高密度PCB中,缺陷率可升高至20%。
2. 对全流程工艺窗口的影响
SMT良率依赖“工艺窗口匹配度”:若锡膏性能与生产线不匹配,即使设备精度达标,仍会产生批量缺陷。
例如:生产细间距QFP(Quad Flat Package)时,若使用通用锡膏(锡粉粒径25-45μm)而非专用细粉锡膏(15-25μm),印刷良率会从99%降至85%以下。
再如:无铅锡膏(如SAC305)若未按要求“回温4小时、搅拌3分钟”,直接使用会导致粘度波动,回流焊后桥连缺陷率上升15%。
总结
锡膏性能的“稳定性”和“工艺适配性”,是SMT良率的源头保障。
实际生产中,需根据元件类型(细间距/大功率)、PCB材质、回流焊温度曲线,选择匹配的锡膏型号,并严格管控锡膏的存储(0-10℃)、回温、搅拌等环节——这能直接将SMT整体良
率从85%提升至99%以上,大幅降低返修
上一篇:详解无铅锡膏的焊接可靠性分析及挑战
下一篇:锡膏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前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