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铅锡膏 Sn96.5Ag3.0Cu0.5 SMT贴片专用 免洗低残留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09-30
无铅锡膏 Sn96.5Ag3.0Cu0.5(SAC305) 是电子制造中主流的SMT贴片材料,尤其适用于对环保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。
其核心特性与应用要点的详细解析:
材料成分与基础特性;
合金组成:
由 96.5%锡(Sn)、3.0%银(Ag)、0.5%铜(Cu) 构成,熔点为 217-218°C 。
这一配比在焊接强度、润湿性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,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医疗设备等领域。
物理性能:
密度约 7.37 g/cm³,热导率 58 W,硬度和抗疲劳性优于传统含铅锡膏 。
免洗低残留特性;
助焊剂体系:
采用 无卤素、低残留配方,主要成分为树脂、活性剂(如丁二酸)、溶剂(如C10H20O3)及抗氧剂 。
这类助焊剂在焊接后形成透明或浅色保护膜,无需清洗即可满足电气性能要求 。
残留物控制:
焊后残留物的绝缘电阻高达 1×10⁸ Ω 以上,离子污染度极低,可避免腐蚀和短路风险 。部分高端产品的残留为无色透明,对精密器件兼容性更佳 。
工艺适配性与参数;
1. 印刷与储存
印刷性能:
锡粉粒度多为 Type 4(25-45μm)或Type 5(20-38μm),球形度≥90%,可实现 0.1mm 细间距焊盘 的精准印刷 。
连续印刷6-8小时后粘度变化小于10%,适用于高速生产线 。
储存条件:
未开封时需在 5-10°C 冷藏,保质期 3-6个月;开封后需在24小时内用完,避免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。
2. 回流焊工艺
温度曲线推荐:
预热阶段:以 1-2.5°C/秒 升温至 150-180°C,持续 60-130秒,确保助焊剂充分活化并挥发溶剂 。
回流阶段:峰值温度 235-250°C,液相线以上时间 30-90秒,以保证焊点润湿和金属间化合物(IMC)层的合理生长 。
冷却阶段:速率控制在 2-5°C/秒,快速冷却可细化晶粒结构,提升焊点机械性能 。
气氛选择:
在 氮气环境 中焊接可进一步降低氧化,减少空洞率(≤8%),并获得更光亮的焊点 。
环保与可靠性认证;
合规性:
符合 RoHS、REACH、无卤素 等国际标准,部分产品通过UL94 V-0阻燃认证 。
长期稳定性:
焊点在高温高湿(如85°C/85%RH)环境下仍能保持低电阻波动,适用于车载电子等严苛场景 。
品牌与应用案例;
主流品牌:
低空洞率(≤5%)和热稳定性著称,推荐用于BGA、QFN等复杂封装 。
残留绝缘阻抗高,适用于手机主板、智能手表等精密产品 。
氮气环境下焊接性能更优,适合高可靠性工业设备。
典型应用:
消费电子: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的主板焊接。
汽车电子:车载摄像头、发动机控制单元(ECU)。
医疗设备:心脏起搏器、MRI设备的精密电路。
注意事项;
1. 工艺优化:
针对不同PCB表面处理(如OSP、ENIG)需调整助焊剂活性,避免出现润湿不良 。
对于BGA等易空洞的器件,可通过优化回流曲线(如增加预热时间)或采用真空焊接技术改善 。
2. 质量管控:
定期检测锡膏粘度(推荐值 190±30 Pa·s)和金属含量,确保批次一致性 。
开封后锡膏若超过使用时间或出现硬化、分层,需强制报废,不可回用。
Sn96.5Ag3.0Cu0.5免洗低残留锡膏凭借其环保性、高可靠性和工艺兼容性,已成为SMT焊接的首选材料。
在实际应用中,需结合具体设备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,同时严格遵循储存与操作规范,以确保焊点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。
对于高要求场景(如汽车电子),建议优先选择氮气环境和高端品牌产品,以进一步提升焊接可靠性。
上一篇:免清洗型产品成主流,无铅锡膏供应链的绿色工艺升级与成本控制
下一篇:有铅锡膏详解:成分、特性、工艺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