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解免洗型中温锡膏 流动性好 手机主板/电子元件焊接专用
来源:优特尔锡膏 浏览: 发布时间:2025-10-09
免洗型中温锡膏是手机主板及电子元件焊接的理想选择,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清洗的高效工艺和适配中温焊接的兼容性。
从技术特性、应用场景、产品选型及工艺要点展开分析:
核心技术特性与材料适配;
1. 合金成分与熔点控制
中温锡膏通常采用Sn-Bi系合金,如Sn64Bi35Ag1(熔点145-179℃)或Sn69.5Bi30Cu0.5(熔点约172℃),兼顾流动性与焊点强度 。
这类合金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元件(如柔性电路板、传感器),同时避免高温对手机主板基材(如FR-4)的损伤。
相比高温锡膏(如SAC305,熔点217℃),中温锡膏可降低约30%的热应力 。
2. 助焊剂体系与免洗性能
免洗锡膏的助焊剂多采用ROL0或ROL1等级(J-STD-004B标准),残留物以非极性树脂和少量有机酸为主,绝缘阻抗≥1×10⁸Ω,满足ICT测试要求且无需清洗 。
例如,残留无色透明,QFN侧面爬锡高度>50%,特别适合0.4mm细间距焊点 。
3. 流动性与印刷性能
优质锡膏的粘度通常控制在150-250 dPa·s(10rpm/min),金属含量88%-89%,确保印刷时脱网成模性好、连续印刷粘度变化小。
例如,可实现0.4mm间距焊盘的精准成型 。
此外,触变剂的添加能有效防止预热阶段的锡膏塌陷,降低连锡风险。
手机主板焊接的典型应用场景;
1. 精密元件焊接
BGA/QFN封装:中温锡膏的流动性可改善BGA溶解缺陷减少0.4mm Pitch焊点的葡萄球现象 。
柔性电路连接:Sn-Bi合金的低应力特性适用于FPC与PCB的焊接,避免高频信号传输损耗 。
2. 多层板与二次回流工艺
手机主板常采用双面贴装,中温锡膏可作为第二次回流的选择,防止已焊高温元件(如CPU)二次熔化。
例如,联想在散热模组焊接中使用中温锡膏,主板翘曲率降低50% 。
3. 特殊表面处理工艺
锡膏需兼容多种PCB表面处理,如OSP、ENIG、HASL。
例如,免洗锡膏在OSP板上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,残留物不影响长期可靠性 。
产品选型与品牌推荐;
无卤配方,残留物可通过探针测试,适合高频头、无线充电模块等对绝缘要求严格的场景。
高性价比型号;
传统免洗锡膏:印刷滚动性优异,可在较宽炉温范围内(210-240℃峰值)实现良好焊接,残留物少且绝缘性能可靠 。
Sn69.5Bi30Cu0.5:钢网印刷有效时间长达8小时,适用于消费电子批量生产,单价约218元/瓶。
3. 特殊需求解决方案
低残留与抗腐蚀:SnBi35Ag1YM501(ROL0级)完全不含卤素,防锡珠性能突出,适合医疗设备等对腐蚀性敏感的场景 。
散热器焊接:散热器专用锡膏(Sn42Bi58)通过优化助焊剂降低表面张力,适用于大功率LED与金属基板的导热连接 。
工艺控制要点与注意事项;
1. 回流焊温度曲线
预热区:升温速率1.0-3.0℃/s,温度130-170℃,时间60-120秒,确保助焊剂充分活化并挥发溶剂 。
回流区:峰值温度210-240℃,高于合金熔点时间40-90秒,避免过热导致残留物碳化或元件损伤 。
冷却区:降温速率≤4℃/s,终止温度≤75℃,以细化焊点晶粒并提升机械强度 。
2. 储存与使用规范
储存条件:密封保存于0-10℃冰箱,保质期6个月;开封后需在24小时内用完,避免锡膏氧化。
回温与搅拌:使用前回温3-4小时至室温,手动搅拌5-6分钟或机械搅拌1-3分钟,确保锡膏均匀。
3. 质量检测与失效预防
SPI/AOI检测:印刷后检查锡膏厚度均匀性(±10%以内),贴片后检测元件偏移与立碑问题 。
SIR测试:在40℃/90%RH环境下测试表面绝缘电阻,确保≥1×10⁸Ω,防止电化学迁移。
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;
1. 环保与无卤化
随着RoHS和REACH法规的推进,无卤素锡膏成为主流,避免卤素离子对PCB的长期腐蚀 。
2. 纳米材料与工艺优化
部分厂商通过添加纳米银颗粒提升焊点抗蠕变性能,同时优化助焊剂配方以适应更窄的炉温窗口 。
3. 智能化与数字化
锡膏印刷设备集成闭环反馈系统,实时监测粘度与印刷压力,减少人为干预并提升良率 。
免洗型中温锡膏凭借其中温焊接兼容性、免清洗高效性及细间距适配能力,成为手机主板焊接的关键材料。
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合金成分、助焊剂活性、流动性参数及品牌可靠性,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
保焊点质量。
随着消费电子向轻薄化和高集成度发展,中温锡膏在5G手机、折叠屏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扩大。
上一篇:无卤环保锡膏 符合RoHS标准 精密电子元器件焊接专用
下一篇:详解Sn99Ag0.3Cu0.7无铅锡膏